为助推市域基层社会治理工作,海北州工商联充分发挥密切联系民营企业优势,通过“三个狠抓”积极引导民企商会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不断推动全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。
一是狠抓教育引导,履行社会责任。州工商联注重政治引领,强化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教育,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履行社会责 任,积极投身于光彩事业、乡村振兴、抗击疫情等重点工作。深入开展全州“民企助力乡村振兴”专题调研,全州15家民营企业与15个省级贫困村实施结对帮扶。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。今年我省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,我州25家民营企业累计为疫情防控捐赠款物27.59万元。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投身社会崇德向善力量。门源县青海花海旅游有限公司投资900余万元在圆山观花台景区修建120个土特产销售场所,80个摊位无偿提供当地平困户经营,直接带动门源县青石嘴镇1200余人再就业,户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。祁连县投资兴办各类非公企业20多户,投入资金1.7亿多元,安排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,带动农牧民年均增收400元以上。海晏县海北文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260人提供景区各类岗位,培训当地就业人员100名,平均工资3000元。刚察县恒杰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,带领刚察县尕曲村村民、牧民、泉吉乡新泉村及周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,带动刚察县就近的劳动力69人,其中有贫困户2名。光彩公益事业稳步发展。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光彩事业,设立“亿达助学基金”“玉林奖学金”“浩云慈善救助会”及提供扶贫摊位、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慈善项目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二是狠抓法治宣传,强化法律意识。深入开展“法律进企业”“六稳、六保”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,由专业律师现场把脉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劳动争议、投资股份权益、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等法律问题。同时,州工商联组织企业通过劳动关系检测系统参加“企业与民法典的关系”专题培训,切实增强企业家的法律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。
三是狠抓维权服务,护航民企发展。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,海北州总商会积极履职尽责,一方面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进一步理顺办理机制、规范办理流程、畅通办理渠道、强化办理效果,确保企业维权顺畅、办理到位;另一方面,加大维权工作考核力度,将民营企业维权工作纳入州县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,促进企业维权诉求得到高度重视、高效办理、高质解决。